【丝路话语】别让玻璃幕墙沦为鸟类“隐形杀手”
近日,有网友反映,自己在山西大同华严寺附近一家民宿内欣赏风景时,目睹了两起鸟类撞击玻璃的悲剧,玻璃上还残留着血迹。11月17日,民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购置了一些薄膜,计划安装在玻璃上,是否有效还需要进一步测试。(11月17日极目新闻)
近日,有网友反映,自己在山西大同华严寺附近一家民宿内欣赏风景时,目睹了两起鸟类撞击玻璃的悲剧,玻璃上还残留着血迹。11月17日,民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购置了一些薄膜,计划安装在玻璃上,是否有效还需要进一步测试。(11月17日极目新闻)
随后,法院干警在乡镇农贸市场设立普法宣传点,结合非法狩猎、盗伐林木等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乡土话”向村民讲解《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干警们详细介绍了本地重点保护鸟类,阐述了保护鸟类对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引导村民自觉摒弃捕鸟、食鸟陋习,争做“
14日,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5件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旨在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鸟类保护的良好氛围。
地处西北内陆的宁夏,宛如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享有“鸟类天堂”的美誉。它不仅是中国西部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更是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上至关重要的栖息繁殖地。目前,已有320多种鸟类选择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它们在宁夏的湿地、湖泊、山林间筑巢栖息,用欢快的鸣
包括野生鸟类在内的野生动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法猎捕、利用、运输和食用野生动物,不仅可能传播人畜共患病,还会危害生态平衡。长期以来,我市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要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保护野生鸟类工作
榆林,镶嵌在陕西北部的生态瑰宝。红碱淖的波光、无定河的蜿蜒、风沙草滩的广袤,共同构成了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与珍稀鸟类的栖息乐园。从省级重点保护物种到国家一、二级濒危珍禽,这里的每一片湿地都跳动着生命的脉搏。
当江苏通州湾勺嘴鹬的栖息地面临开发考验,当广东汕尾紫水鸡的生存因栖息地碎片化而受威胁,当“拯救飞羽精灵”的呼声愈发迫切,我们亟需一本能读懂鸟类、理解保护意义的书。
11月13日,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广大群众和各相关市场主体发出倡议书,呼吁共同营造守护生态安全的氛围,倡导“拒绝野生鸟类”的消费理念,摒弃非法食用、购买野生鸟类的陋习。
虽然21世纪都开始25年,但我依然会感慨着人类建筑的巧妙,时不时抬头看向远方,看着一片荒芜在几年内快速搭建成百米高楼,怎么想都觉得非常离谱,真的让我同时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和伟大。
自全面保护野生鸟类和专项打击非法猎捕贩卖野生鸟类行动开展以来,勉县紧盯“捕、运、售(购)、食、玩、宣”关键环节,坚持“查、打、防、管、控”多管齐下,推动野生鸟类保护从单点治理向系统治理深化,持续巩固野生鸟类保护成效。在阻断非法流通链条方面,勉县聚焦交通运输与市
加强鸟类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关系到生态系统稳定、子孙后代福祉和民族永续发展。
11月14日,鹰飞之城·第二届中美青少年鸟类友好城市创想大赛暨“鹰飞之城”全民观鸟节主题展览,在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中央公园校区)举行启动仪式。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明确指出部分鸟类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格保护,非法捕猎、杀害、交易行为将面临刑事处罚。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包括但不限于黑鹳、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以及红腹锦鸡
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吴兆祥、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田心则、公安部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副局长李春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一级巡视员张陕宁出席发布会并回答
经公安机关侦查发现,2021年2月至2023年11月,犯罪嫌疑人陈某铭通过架设捕鸟网及播放画眉鸟叫声等诱捕手段,非法猎捕700余只画眉鸟,还向他人非法购买100余只画眉鸟。其间,陈某铭将上述800余只画眉鸟以150元至50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给全国各地买家从中牟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公安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并特别提醒公众:部分常见鸟类受法律严格保护,随意猎捕、交易可能触犯法律,需警惕认知误区,守住生态保护与法律红线。
案例一中,陈某铭通过架设捕鸟网及播放画眉鸟叫声等诱捕手段,非法猎捕并向他人非法购买共计800余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画眉鸟,用以出售牟利。人民法院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一个月,并处罚金二十万元。
观赏鸟类可以随意买卖?购买鸟蛋、幼鸟不违法?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5个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具有警示教育作用。最高法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田心则结合相关案例,帮助澄清纠正日常生活中鸟类保护的“五大误区”。
9月4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17部门,启动为期三年的全国保护鸟类活动和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鸟类专项行动,重点包括保护鸟类活动、专项打击行动和宣传教育三项任务。
2025年11月14日上午10:30,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吴兆祥、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田心则、公安部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副局长李春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一级巡视